为迎接五四青年节,弘扬教育家精神,4月29日下午,原创主题话剧团课《大先生》在我校大礼堂上演。团湖北省委书记刘治田,我校全体在校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党委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团委书记和副书记以及青年师生代表等2000余人参与团课学习。
《大先生》以我校创办历程为背景,生动再现白瑞西、吴泽霖、严学宭三位“大先生”的奋斗历程,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引导广大师生弘扬教育家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话剧团课由校团委、档案馆(校史馆)、党委教师工作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单位共同打造,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最美社科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柏贵喜教授和面向全校选拔的20多名学生担任主演,通过沉浸式“美育+大思政课”的形式,再现革命先辈的青春奋斗史,激励当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
话剧以青年学子“寻访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为线索展开。随着柏贵喜教授在鄂西田野调查现场的讲述,一幅波澜壮阔的教育图卷徐徐铺展——

剧中柏贵喜教授分享报考民族学专业的初心。 胡妙摄
上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初升的朝阳中,中南民族学院(现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在武汉诞生。时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的吴泽霖先生带领师生远赴藏区,用脚步丈量民族文化深度;50年代末,时任院长的白瑞西与副院长严学宭两位先生在教育改革浪潮中碰撞智慧火花,为中南民族学院发展擘画蓝图,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上世纪80年代复校之际,3位“大先生”再启新程,为民族高等教育夯基垒台……剧中一幕幕动人场景,充分展现了教育家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本次演出突破传统话剧形式,将土苗风情舞蹈《西兰卡普》、象征破晓的舞蹈《曙光》、青春律动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舞表演嵌入剧情转折点,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舞蹈《曙光》。 胡妙摄
话剧以沉浸式舞台语言诠释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当白瑞西先生寄语学生“青年人就是要有志气”;当吴泽霖先生坦言“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效力”就是最值得做的事;当严学宭先生在学术争鸣中坚守“学问要扎根中国大地”……观众席间掌声雷动。

剧中吴泽霖教授带领师生团队远赴藏区。 黄启帆摄
“每次念出白瑞西院长‘咱们把这一辈子都献给了祖国的花朵们’这句台词时,我的手指都在微微发抖。”饰演白瑞西院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学生刘桐赫动情地说,“本次话剧从前期筹备到演出历时近一个月,剧组里的每位同学反复打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因为我们演绎的不仅仅是历史,更要让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青年的血脉中澎湃新生。”音乐舞蹈学院2023级研究生左欢在看完演出后感慨道:“这是很震撼人心的一堂团课,也是非常鲜活的校史教育,‘大先生’不仅活在历史里,更活在我们追求真理的脚步中,我深刻感受到先辈创业的不易,他们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剧中3位“大先生”袒露心声。 谷志斌摄
当舞台灯光聚焦当代,民大青年学子接过前辈的学术行囊:他们走进新疆,搜集中原与新疆各民族及新疆各民族之间“三交”史;扎根武陵山片区,采集濒危植物资料,为我国特色食物资源的“中国造”奠定了重要基础;“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接力奉献,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青春力量……一代代民大教师躬耕杏坛、勉力治学,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一代代民大学子深入基层、扎根边疆,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这正是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笃信好学,自然宽和”校训最生动的注脚。演出在全体演员与观众席师生共同唱响《和光同尘》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此次主题团课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同步直播,通过“线下舞台+云端共享”的创新模式进行,点赞量突破3万。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中学、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第一中学、云南大理漾濞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广西德保敬德镇中心校师生代表同步观看。

我校研支团服务地学生观看现场直播。 张俊潇摄
近年来,学校精心打造“道中华之美 美中华之道”校园文化品牌,持续发力构建第二课堂“美育+大思政课”体系,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积极探索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路径,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其在广大青年学子中的深度认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筑牢思想根基。学校将以此次团课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让跨越时空的教育家精神成为滋养青年成长的丰厚养分,激励更多学子在祖国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民大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民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