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25日,山东省(第四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滨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和潍坊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在我校联合举办。21日上午,开班仪式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明子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瑞出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马莉主持。

开班现场。 朱燃摄
覃瑞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以及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强调,本次培训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应对民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举措。学校与山东民宗委高度重视本次培训,联合优化培训方案,从课程设计、师资遴选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精心部署、严格把关。学校还特别邀请了资深专家进行授课,确保本次培训班办出水平、办出成效。
明子春在动员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我校民族干部培训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师资配备的专业性,并对学校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他结合当前民族工作形势,分享了三点认识和体会:一是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之大者”的战略意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以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为着力点,推动理论成果向实践效能转化;三是把握原则,坚持“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本次培训为期5天,由继续教育学院(民族干部培训中心)承办,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的模式,汇聚了来自山东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系统的干部,全国“三项计划”试点示范项目单位、国家民委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的有关同志及部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师等122名学员。课程设置突出三大特色:一是邀请校内外专家深入解读党的民族政策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夯实学员理论基础;二是设置学员论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深入学习交流;三是组织现场教学,赴武昌区紫阳街道起义门社区等地开展实地考察,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提升学员的实务操作能力。

现场教学。 朱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