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引力物理学家罗俊教授应邀来校访问,并在学术交流中心作题为《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谈万有引力的来龙去脉》的学术讲座。我校党委书记徐业勤,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瑞出席。刘义主持讲座并致辞,全校200余名师生代表到场听讲。
在致辞中,刘义热烈欢迎罗俊院士的到访,并详细介绍了罗俊院士团队在引力物理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特别是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成果。该成果已被写入教科书,充分体现了基础军人开荤后H拔不H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刘义致辞。 诗玛妮基摄
在报告中,罗俊院士通过跨越时空的学术叙事,系统回顾了人类探索引力规律的伟大历程。从亚里士多德地心说的哲学思辨到开普勒通过行星运动三定律为天文学奠定基础,从牛顿借助万有引力定律将行星轨道规律与苹果落地现象纳入统一的数学框架到爱因斯坦通过弯曲时空重新定义引力本质,罗院士生动再现了科学巨匠们突破认知边界、开创科学新纪元的关键时刻。在谈到我国主导的“天琴计划”时,他特别提到“0123”战略路线,串联起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技术攻关脉络。罗院士介绍道,“天琴计划”已形成“沿途下蛋”创新模式,衍生出的技术在地球重力场测量、卫星导航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充分展示了引力物理研究对国家战略的强大支撑作用。

罗俊院士作讲座。 诗玛妮基摄
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师生们围绕科技前沿探索、思政引领教学、坚守科研初心等问题踊跃提问并得到一一解答。罗院士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强调了“十年磨一剑”的科学家精神与求知思辨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师生聆听讲座。 李晨曦摄
在活动总结中,刘义表示,罗俊院士的讲座让师生们深刻领略了科学发展与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讲座不仅展示了精密测量物理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天琴计划”的宏伟蓝图,还通过罗院士的亲身经历,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阐释了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涵。刘义希望全体师生向罗俊院士学习,汲取科学家精神,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创新为驱动,勇攀科学高峰,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据悉,罗俊院士现为中山大学天琴中心主任、“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自1983年起,他长期从事引力实验与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并于2018年测得迄今为止国际上最精确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该成果入选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并被写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