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主页  |  联系我们
首页    学位管理    正文

关于做好2025年6月批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

作者:胡鹏 编辑:司燕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11 访问次数:
审核人:覃俊 上传人员:司燕来

各培养单位:

按照学校总体部署,2025年6月批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正式启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时间安排

4月5日前 完成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4月15日前 完成学位论文(含博士、硕士)匿名送审

6月2日前 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6月5日前 完成学位资格审核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6月上中旬 召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

学位授予仪式(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6月30日前 完成学位信息上报、论文及资料归档

二、工作流程

(一)学位申请

学位申请人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符合学校学制要求,各方面表现优良;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修满规定学分;按要求完成学术研究训练或专业实践训练;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且经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评定,论文质量达到学校规定标准。符合上述条件者,可向所在学院提出学位申请。学院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学院将按规定程序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文字重复率检测、匿名送审及答辩等工作。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系统开放时间:3月27日-4月5日

基本流程:1.上传论文:通过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考核的研究生,需在系统中提交符合要求的待检测论文(Word版);2.导师审核:导师登录系统,对研究生提交的待检测论文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审核通过;3.学院审核:学院研秘老师对本学院所有导师审核通过的待检测论文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4.上传知网检测:学院按要求将审核通过的论文上传至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导入研究生管理系统;5.检测结果处理:检测完成后,系统将根据学位文件管理规定自动处理检测结果。

)学位论文匿名送审

系统开放时间:4月8日-4月15日

基本流程:1.上传论文: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研究生,需在系统中提交符合要求的待送审论文(PDF版);2.导师审核:导师登录系统,对研究生提交的送审论文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审核通过;3.学院审核:学院研秘老师对本学院所有导师审核通过的送审论文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学位论文送审工作;4.论文送审:学院研秘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导出送审论文并上传至国研平台,及时下载评审结果信息并导入研究生管理系统,以便导师和研究生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5.送审结果处理:送审工作完成后,系统将根据学位论文管理文件规定自动处理送审结果。

)学位论文答辩管理

系统开放时间:5月10日-6月2日

基本流程:1.答辩申请:通过学位论文盲审的研究生,需登录研究生管理系统提交答辩申请,经导师审核通过并报学院审批同意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2.答辩过程管理:学院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在系统中设置答辩安排(包括答辩时间、地点及答辩委员会组成等),并实时维护答辩委员会会议的相关信息;3.答辩结果管理:答辩结束后,学院需及时在系统中录入答辩结果。

)学位资格审核

系统开放时间:5月10日-6月5日

基本流程:1.提出申请:具备学位申请资格的研究生,需在研究生管理系统中提交申请;2.综合素质审核:学院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审核:政治思想表现、遵纪守法情况、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学习成效、学术或专业训练、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质量,以及学术或专业水平等,以评定其是否达到相应的学位授予标准;3.学术成果审核:研究生须在研究生管理系统中如实填报个人全部学术成果信息,包括成果类型、发表时间、署名情况等详细信息。学院将对其学术成果的真实性、规范性及学术水平进行审核,以确认是否达到相应的学位授予标准。

)学位信息上报及论文存档

系统开放时间:6月1日-6月30日

基本流程:1.学生核对信息:拟获得学位的研究生需核对个人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2.学院审核:学院对所有授予学位研究生的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3.学位信息上报:学位办根据教育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位信息上报工作。

学位论文存档基本流程:1.学生上传最终版论文:获得学位的研究生需将答辩后修改完成的最终版学位论文(含WORD和PDF版)上传至研究生管理系统进行存档;2.导师审核:导师需在系统中确认毕业生上传的学位论文是否为最终版本;3.学院审核:导师审核通过后,学院对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存档情况进行最终审核。

三、学位论文盲审通过标准及复审条件

(一)盲审通过标准:

根据学校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办法,标准如下:

1.博士:5位专家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均为C等及以上;

2.硕士:3位专家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均为C等及以上。

(二)复审条件与通过标准

学校开展学位论文复审,具体条件如下:

1.复审条件:

硕士:1位专家总体评价为D等,其余专家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均为C等及以上。送审2位专家;

博士:1位专家总体评价为D等,其余专家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均为C等及以上;或仅有2位专家总体评价为D等,其余3位专家对论文的总体评价中至少有2个A等。送审2位专家;

2.复审通过标准:

2位专家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均为C等及以上。

、工作要求

熟悉系统操作:各学院导师、研究生及研秘老师需认真对照研究生管理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研究生管理系统学位授予工作相关操作说明》的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各学院须按照学校统一时间表,做好学位授予工作安排,并及时通知导师和研究生。系统关闭后将不再受理相关事宜。学位论文盲审送审时长约为20个工作日,上传至系统送审的PDF版论文必须隐去所有可能反映导师及作者信息的内容。各学院应结合实际情况,以保证论文质量为根本,合理安排送审和答辩工作。

扎实开展预答辩:根据学校规定,所有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应邀请校外专家参加,严格把关,着重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修改并提升论文质量。预答辩结束后,各学院需向研究生院提交预答辩结果及简要情况说明。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组织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

四)严把论文质量关:各学院按照学校学位论文管理规定和学术规范,切实加强全过程质量监控,认真做好论文指导、评审与管理工作,强化民族观考查,以牢固树立正确民族观,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特别要加强学术不端行为监管,对于“AI”论文实行“零容忍”政策,一经发现取消该生论文盲审资格,并不授予或撤销已授予学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将对博士学位论文逐一进行现场评审,对未通过论文审核的研究生,将作出暂不授予学位的决定。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研究生院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