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9时,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八角楼成功举办首期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校友论坛。本次论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观叙事”为主题,汇聚了多位杰出校友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民族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前沿话题。论坛由学院院长陈祥军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钱文彬、副院长方长明及部分师生出席活动。
群贤毕至,共叙情谊
论坛伊始,陈祥军院长对四位嘉宾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致欢迎辞。他强调,校友是学院发展的重要资源,学院的成长离不开校友的支持与贡献。他期待通过校友交流与学者分享,进一步推动学院“双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04级优秀校友李卓苑率先分享了组织此次论坛的初衷。他深情回忆了大学时期的求学经历,并表达了对吴泽霖先生的敬仰之情。他表示,母校的培养让他始终心怀感恩,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李卓苑,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民族学专业04级校友,现任数智城(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高科技商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
思想碰撞,共谋发展
汪宁女士以“家史即国史”的情怀,分享了父亲汪功柱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她通过珍贵的笔记、物件和口述资料,生动再现了父亲从被国民党抓壮丁到投身解放军、再到赴朝参战的传奇经历。她的分享不仅让在场师生对志愿军战士的奉献精神肃然起敬,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鲜活的历史注脚。

(汪宁,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特邀研究员,长阳籍志愿军战士汪功柱先生的女儿)

(汪宁女士向学院捐赠经其整理的父亲生平回忆口述史资料《一个志愿军战士的朝鲜岁月》)
90级优秀校友杨晓以《从南湖到滇海——民族文物工作三十年感悟》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民族博物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她回顾了在南湖畔的求学时光,并详细介绍了在民族文物、博物馆学、世界遗产和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建树。她提出,保护和研究民族文物是讲好中华民族“三交”故事的重要途径,并希望民族博物馆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

(杨晓,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民族学专业90级校友,现任云南民族博物馆信息部副主任,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云南校友会会长)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创院院长胡荣教授则以《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为题,分享了他从福建农村起步的学术生涯。他讲述了从南开大学社会学到香港城市大学读博,再到国外访学的学术历程,并分享了他在社会学领域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胡教授的分享不仅展现了他严谨治学的精神,也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发。最后,他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并耐心解答了大家的提问。

(胡荣,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创院院长)
薪火相传,聚力前行
论坛尾声,陈祥军院长对四位嘉宾的精彩分享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校友与学者的感谢。学院党委书记钱文彬、院长陈祥军、副院长方长明共同为李卓苑、汪宁和杨晓颁发了校外实践导师聘任证书。此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此次校友论坛不仅是校友情感联结的纽带,也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广纳贤才、集思广益,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民族学学科的转型升级,为“双一流”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责编:刘毅 审核:朱晶晶 上传:陈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