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我馆“西兰卡普”讲解志愿服务队走进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三年级课堂,开展“如果文物会说话”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课堂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民族文化与历史交融的探索之旅。
活动以土家族三滴水床、水族水书、苗族百鸟衣及黄平银帽四件珍贵民族文物为媒介,串联起不同民族的文化故事。志愿者田若萱将课程以“凝视”为线索,引导学生们在历史脉络中探寻民族文化的记忆与精神传承。水书文字解读环节成为课堂亮点,学生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类比推理破译古老文字,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独特感知力。“这是不是在画鱼?”“我觉得像一个人在跳舞!”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与文物背后的故事碰撞出思维火花。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积极分享感悟,畅谈自己喜爱的文物与所学知识。“原来民族文物背后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我以后也要变成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小使者!”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道。活动现场还通过作文分享、互动问答等形式,架起文物与童心之间的文化桥梁。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跨学科启蒙教育推动文化浸润,搭建起博物馆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有效促进了博物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未来,我馆继续将更多承载民族智慧的文物故事带入校园,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