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教育学院在15号教学楼727教室成功举办“四百工程”系列之“百篇研读”第77期研究生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特邀教育学院胡炳仙老师担任点评嘉宾,由2024级周毅、张楚楚、沈晨、向梦梵、丁小雪、马旭迪、刘心怡七位同学进行读书分享,活动由马旭迪同学主持,2024级高等教育专业全体研究生参加。
立德树人与研究生教育使命
周毅与刘心怡同学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行了深入解读。周毅同学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树人的高度决定强国的高度。”她强调,唯有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才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刘心怡同学则从平衡学术自由与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维度,分析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路径,提出研究生教育应紧贴国家急需、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图1周毅《立德树人新格局与高等教育变革》)
“双一流”建设与“四新”学科重构
沈晨与向梦梵同学聚焦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学科结构重塑。沈晨同学指出,2025年“双一流”建设将更加注重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学科优化、资源均衡和体系自主自强。向梦梵同学则提出,“四新”学科重构不仅是高校改革的关键突破口,更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支撑。通过推进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制度创新,中国高等教育正以更开放姿态参与全球科技变革,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图2沈晨《“双一流”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高校使命
张楚楚、马旭迪、丁小雪三位同学围绕“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的使命与担当”展开分享。张楚楚同学指出,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高校应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统筹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马旭迪同学强调,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全民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丁小雪同学聚焦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认为这些高校将在攻克“卡脖子”难题、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图3张楚楚《教育强国战略下高等教育使命》)
深化阅读·联系现实·服务发展
在点评环节,胡炳仙老师对同学们的选题、思考和表达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大家能够结合国家政策文件,立足专业背景,深入剖析教育现实问题,展现了良好的学术素养与问题意识。他鼓励同学们继续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研读专业书籍与高质量论文,紧密联系当前教育政策与社会热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图4胡炳仙老师点评)
本次读书分享会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教育学院将持续推进“四百工程”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研究生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勇担时代教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