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25年广西德保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广西德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常新,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德斌共同出席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仪式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马莉主持,全体参训学员参加活动。

本次培训班历时5天,共有50名学员参与培训。培训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采用“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的模式,综合运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与经验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系统地开展培训。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涵盖5场专题讲座和5次现场教学。专题课程特邀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党的民族政策、新时代民族工作和乡村振兴等课题展开深入解读。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前往湖北省博物馆、武昌区紫阳街道起义门社区及我校民族学博物馆等地调研学习,通过文物实证、基层治理案例和民族文化遗产的沉浸式学习,全景式把握各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实践。
结业仪式上,德保县敬德镇人民政府镇长赵晓瑛、德保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岑加伟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赵晓瑛回顾了培训课程内容,她表示将以所学内容与敬德镇多民族聚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秉持实干之心、传承之心、守护之心,推动民族团结理念落地生根。岑加伟总结了培训班的特点,表示培训班不仅具有理论的高度,更有情感的温度,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他将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带着培训收获回到工作岗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农常新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培训成效,并对我校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全体学员通过本次培训的系统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了政治站位。同时,她对学员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将培训的理论方法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二是不忘初心,终身学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炼新本领;三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动力。
方德斌在讲话中指出,自2019年学校和德保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学校始终将定点帮扶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位推进,将其作为办学初心和服务面向所在,从教育、产业、消费、科技、文化等多方面解难题、办实事,帮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校地合作实现双向奔赴,其中,学校民族干部培训中心多次承担为德保县培训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过去的一周里,学员们主动学习、认真学习、刻苦学习,切实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到了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他勉励学员们以此培训为新起点,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学以致用,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获颇丰。参训学员郑苏娟分享道:“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指导。我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工作中,为当地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吴丹 | 责编:潘文君 | 审核:马莉 | 上传:朱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