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王晓晓
职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教育背景
武汉大学历史学学士、(双学位)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刑法学博士,英国萨里大学访问学者。
二、学术及社会兼职
2021年11月至今,武汉医院协会医疗法制委员会委员;
2018年7月至今,亚洲社会与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德蒙福特大学(Asian Centre for Socio-Legal Studies, De Montfort University, UK)客座研究人员;
2017年7月至今,毒品犯罪司法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公安部禁毒局、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合作共建)研究人员。
三、研究领域
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
四、代表性教学及科研成果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
1.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毒品犯罪智慧预防体系构建研究》。
2.2021年,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课题:《毒品犯罪智慧预防体系比较研究》。
3.2021年,湖北省人大研究课题:《湖北省内毒品犯罪智慧预防协同立法研究》。
4.2020年,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课题:《毒品犯罪违法所得没收制度比较研究》。
5.2019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危害最小化”治毒政策研究》。
(二)学术著作
1.(译著)《不被犯罪化的权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
2.《“危害最小化”治毒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三)科研论文
1.王晓晓:《患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进路》,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
2.王晓晓:《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漏洞“薅羊毛”的教义学分析》,载《法学评论》2023年第6期。
3.王晓晓:《刑事一体化视野下违法所得没收制度的完善——以毒品犯罪为视角》,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4.王晓晓:《“危害最小化”的治毒政策及其借鉴意义》,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5.王晓晓:《中英比较视域下我国毒品犯罪治理模式的调整路径》,载《法治论坛》2019年第1辑;
6.王晓晓:《危害原则的发展与犯罪化标准的构建》,载《刑事法评论》第42卷;
7.王晓晓:《遥远危害与预防性犯罪化》,载《刑法论丛》2019年第1卷;
8.Xiaoxiao Wang, Dennis J. Baker: “Criminalising privacy in the digital age: The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not being digitally monitored”,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July 2021.
(https://journals.sagepub.com/eprint/VNYIVS5SMGCFPP2RWKMX/full)
9.Dennis J. Baker, Xiaoxiao Wang: “R. v Dean (Ebony) Court of Appeal (Criminal Division): Dame Victoria Sharp PQBD, Sweeney and Foxton JJ: 28 July 2021; [2021] EWCA Crim 1157”, Criminal Law Review, 2022, 1, 56-59.
五、社会服务成果
1.2023年,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咨询报告《尽快布局“一带一路”国际互联网建设,积极应对紧急状态下的全面信息战》获得中宣部智库办采纳;
2.2021年,深度参与《武汉市禁毒条例》立法后评估,主要负责《武汉市禁毒条例》实施效果的撰写工作。
六、代表性奖励和荣誉
2024年,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教学竞赛二等奖
2024年,湖北省高校领导军人开荤后H拔不H会研讨会优秀论文
2022年,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
2022年,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五四青年教工先锋”
2020年,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助教试讲竞赛二等奖
2020年,第五届全国优秀刑法论文奖(2017-2021)三等奖
2020年,中国犯罪学学会第二十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