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经院学子风貌,4月13日晚,经济学院在北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举办“风采杯”系列之“智启未来,经世有为”主题演讲比赛。经济学院团委书记安树庭,团委副书记程心妍、邓皓文,学生会轮值主席闵译萱、邓佳乐担任评委,经济学院团学干部代表,2023、2024级经济学院学生代表到场参加。比赛由院团委数据中心干事魏炜烨主持。
(摄影记者:王皓翰 摄影编辑:雷翔凤)
程心妍介绍了《经济学院2025年“风采杯”系列活动工作方案》。该方案立足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原则,构建“数智赋能+劳动实践+竞赛领航+金融实战+感恩励志+团队协作”六大育人模块,旨在通过多维度实践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

(摄影记者:王皓翰 摄影编辑:雷翔凤)
10名参赛选手依次登台展开精彩演绎。张子薇提出在AI浪潮中需坚守人类创造力、情感理解与道德判断的核心竞争力,倡导通过技术赋能、跨学科教育及伦理引导实现人机协同进化;图玛日斯·买买提艾力以AI赋能传统制造业为例,呼吁经济学子革新理论体系,通过智能技术实践推动产业升级;王湘宁构建“智能底座+人文精神升维+知行合一实践”三维模型,号召培养既驾驭算法又守护伦理的变革“摆渡人”;王意博主张突破传统经济学范式,通过智能重构知识体系、跨学科融合创新、产业实践赋能三重路径,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双重使命;苏芳提出“智能+伦理”双轮驱动战略,以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在创新中坚守社会责任;张瑞瑄倡导构建“智能+经济”复合型知识体系,强调以实践连接理论与创新;黄枫烨解析区块链技术驱动的金融变革,提出“智能+经济”能力重构双轮驱动模型,培养推动金融创新与强国建设的超级节点;宋熠昕通过云南怒江数字钱包、贵州毕节养蜂人案例,揭示数智技术重构金融版图的趋势;李思颖系统阐述AI与农村经济融合的“重要性——实践运用——价值链升级”逻辑链,提出构建乡村产业智能生态的发展路径;余芷萱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与政策趋势,提出“跨学科能力+实践创新”应对策略,强调在数智浪潮中把握机遇、突破挑战的双重转型方向。
评委们对参赛选手的表现予以了肯定,并从演讲台风、PPT制作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安树庭在总结中鼓励同学们要多关心时事政策,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同学们多参加读书、演讲、写作类活动,不断丰富知识储备,锻炼表达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经过激烈角逐,余芷萱、苏芳荣获一等奖,张瑞瑄、王意博、黄枫烨荣获二等奖,张子薇、王湘宁、图玛日斯·买买提艾力、李思颖、宋熠昕荣获三等奖。
(摄影记者:王皓翰 摄影编辑:雷翔凤)
本次比赛通过数智化命题研讨,聚焦全球AI竞争、数据伦理等热点议题,以数智化转型为契机构建跨学科实践平台,推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关注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培养理论创新与技术应用能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