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经济学院举办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答辩会

发布时间 : 2025-03-07

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检验寒假社会实践效果,推荐优秀队伍参评校级优秀团队,3月3日晚,经济学院在15号教学楼306和307教师,1006会议室举办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答辩会。本次答辩由赵丽平、甘天琦、李永芳、安树庭、徐文洋、郭修齐6位老师和学生干部代表共同担任评委。共计49支队伍参加答辩。

摄影:李雯轩、易荣、赵怡梦

参赛队伍通过PPT汇报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实践成果。其中,《碳减排,竹出力》项目团队深入探讨了塑料餐具替代方案——竹餐具的减排潜力,旨在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创新力量;团队《从“隐形需求”到“权益觉醒”》用混合研究方法揭示了女性用品消费安全与健康福祉的紧密联系及多因素驱动机制;《沙坡头区黄河水污染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团队提出构建“污染清零-生态提升-智慧监管”三位一体治理体系;《低空经济产品消费者接受度调查》团队运用LED模型揭示中间产品认知差异,针对市场渗透率不足问题提出精准营销策略;团队《非遗文化商业化传承创新》创新性提出“电子工坊+青年赋能”模式,推动高校资源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项目团队《彝韵绣梦楚雄彝绣产业传承发展调研》积极为彝绣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为推动彝绣产业深入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智策桑榆》团队基于NLP大模型与政策AI计算器技术的政务服务平台适老化改造进行调研,为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贡献青春力量。

摄影:李雯轩、易荣、赵怡梦

摄影:李雯轩、易荣、赵怡梦

评委组在总结点评中充分肯定实践成果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特别强调要注重“三个结合”:专业理论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短期实践与长期追踪相结合。同时建议各团队强化文本内容撰写质量和规范性表述,突出实地调研数据支撑与结论推导过程,深挖项目背后的科研价值与社会效益。

摄影:李雯轩、易荣、赵怡梦

此次答辩会通过“实践-展示-反馈”的闭环机制,不仅有效检验了寒假社会实践阶段性成果,更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了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作者 : 赵润禾、王雅欣、万颖

编辑 : 凌望奇

审核 : 戴迎峰

上传:华文健)